大器晚成

大器晚成的拼音

dà qì wǎn chéng

大器晚成的意思

大器:大的材料;比喻人才。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。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;成名往往较晚;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种安慰。

大器晚成的配图

大器晚成的出处

《老子》:“大器晚成;大音稀声;大象无形。”

大器晚成的近义词

后生可畏

大器晚成的反义词

不堪造就^|^冥顽不灵

大器晚成的使用方法

常用作对长期不得意;无成就的人安慰的客套话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。

大器晚成的结构

主谓式。

大器晚成的例句

只要能成材;~也未尝不可。

大器晚成的英译

A great man will succeed late in life。

大器晚成的成语故事

  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,名叫崔琰,他从小喜习武艺,到了23岁才开始读《论语》、《韩诗》,求师学习。

  由于他刻苦努力,学问也逐渐多起来。当时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,掘开坟墓将尸骨暴露出来。崔琰劝说袁绍不要这样做,袁绍认为他说得对,封他为骑都尉。后来,崔琰跟随曹操,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。
  
  在他作尚书时,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,而崔琰反对,他说:“自古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,怎么能立曹植呢?”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,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,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,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,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,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,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,崔琰常对人说:“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,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。”后来,崔林果然当上了翼州主簿、御史中丞,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