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鸩止渴的拼音
yǐn zhèn zhǐ kě
饮鸩止渴的意思
鸩:毒酒。喝毒酒解渴。比喻用错误的办法解决眼前的困难;而不顾严重的后果。
饮鸩止渴的配图
饮鸩止渴的出处
晋·葛洪《抱朴子》:“咀漏脯以充饥;酣鸩酒以止渴。”
饮鸩止渴的近义词
饥不择食^|^急功近利
饮鸩止渴的反义词
从长计议
饮鸩止渴的使用方法
含贬义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。
饮鸩止渴的结构
连动式。
饮鸩止渴的辨析
~和“杀鸡取卵”;都指只顾眼前需要。但“杀鸡取卵”偏重损害了长远利益。而~偏重指办法有害;后果严重。
饮鸩止渴的例句
我们现在毫无计划地滥采自然资源;无异于~;最终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报复。
饮鸩止渴的英译
stop thirst by drinking poison senseless measure
饮鸩止渴的成语故事
“饮鸩止渴”典出《南朝宋·范晔·后汉书·卷四十八·霍谞传第三十八》:“光衣冠子孙,径路平易,位极州郡,日望征辟,亦无瑕秽纤介之累,无故刊定诏书,欲以何名?就有所疑,当求其便安,岂有触冒死祸,以解细微?譬犹疗饥于附子,止渴于鸩毒,未入肠胃,已绝咽喉,岂可为哉!”
东汉时,有人于大将军梁商之前,诬告霍谞之舅父宋光,私自删改朝廷诏书,光为此而入狱。时年仅十五岁之霍谞上书予商,为光辩白。书曰:“光位极州长,素来奉公守法,无纤介之罪,纵于诏书有所存疑,亦不敢冒死而擅改。犹如人在饥时,以毒草来充饥;而于渴时,饮鸩酒以解渴,甫一沾唇,未入腹中,已告命丧,焉可为哉?”商阅书后,甚觉有理,呈于皇上。未几,光免罪获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