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貌取人

以貌取人的拼音

yǐ mào qǔ rén

以貌取人的意思

以:根据;凭据;貌:外貌;取:衡量、判断。根据人的外貌衣着来判断、衡量其品质能力的高下。

以貌取人的配图

以貌取人的出处

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澹台灭明;武城人;字子羽;少孔子三十九岁;状貌甚恶;欲事孔子;孔子以为材薄……吾以言取人;失之宰予;以貌取人;失之子羽。”

以貌取人的近义词

以名取士

以貌取人的反义词

量才录用

以貌取人的使用方法

含贬义。用来指凭外貌来衡量人的优劣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。

以貌取人的结构

偏正式。

以貌取人的例句

用人要以人品、能力为取舍依据;不应~。

以貌取人的成语故事

  孔子有许多弟子。其中有一个叫宰予,能说会道, 利口善辩。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很好,但后来渐渐发现,他既不孝敬父母,也没有仁德,而且十分懒惰,白天睡大觉。孔子说他“朽木不可雕”。后来宰予参与作乱,被杀死。

  孔子另有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(字子羽),长得体态不雅,相貌丑陋,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,不会成才。但他从师学习后,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,处事光明正大,从来不去巴结公卿大夫。后来,追随他的学生有三百人,他的声誉传遍四方。

  孔子听说了,感慨地说:“我凭言语判断人的品质,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;我凭相貌判断人的品质,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