衣冠禽兽

衣冠禽兽的拼音

yī guān qín shòu

衣冠禽兽的意思

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(衣:穿衣;冠:戴帽)。指品德败坏;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。

衣冠禽兽的配图

衣冠禽兽的出处

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:“不但衣冠中禽兽;乃禽兽中豺狼也。”

衣冠禽兽的近义词

无耻之徒^|^社鼠城狐^|^残渣余孽^|^牛鬼蛇神^|^魑魅魍魉

衣冠禽兽的使用方法

用作贬义。用于形容行为卑劣的人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。

衣冠禽兽的结构

偏正式。

衣冠禽兽的辨析

~和“沐猴而冠”都有“貌如人;实似兽”的意思。不同在于:①~偏在内心;指人的心肠凶狠、歹毒;“沐猴而冠”偏重在行为;指人行为卑劣。②“沐猴而冠”可比喻像禽兽一样的人;~不能。

衣冠禽兽的例句

他满口仁义道德;却虐待他年过八旬的老娘;真是个~。

衣冠禽兽的英译

be a beast in human form

衣冠禽兽的成语故事

  成语\"衣冠禽兽\"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,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,行为却如同禽兽。   
  其实。这个成语的原意并非如此。“衣冠”作为权力的象征,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,在官服上绣以飞“禽”走“兽”,来显示文武官员的等级。这种等级制度,从明朝就已经开始了。据明、清两史的《舆服志》记载,文官绣禽、武官绣兽,而且等级森严,不得逾越。“衣冠”上的“禽兽”与文武官员的品级一一对应。   
  文官从一品至九品为:鹤、锦鸡、孔雀、雁、白鹇、鹭鸶、鸂鶒(xichi)、鹌鹑、练雀。   武官从一品至九品为:麒麟、狮、豹、虎、熊、彪、犀牛、海马。   
  本来,衣冠禽兽是褒义词,但是明朝中晚期,官场腐败,文官爱钱,武将怕死,欺压百姓,无恶不作。于是,“衣冠禽兽”就演变成为非作歹、如同牲畜的贬义词。